五征援疆:既要安居,更要富民——当农民变成“领工资”工人

2012-08-14 11:41:33    【字体大小:
 

(来源:大众日报 时间:2012811日 记者:刘志浩)

麦盖提县是喀什地区典型的农业县,也是山东省对口援建的四县之一。“都知道麦盖提地多人少,农业产量低。”该县一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当地土地面积广阔,但很多是难以直接耕种的盐碱地,而且,由于传统种植经验及管理的落后,农产品产量一直不高。

如何将土地资源转化成产业优势,增加就业和农民收入?随着我省新一轮援疆工作的深入,曾困扰麦盖提县的这一难题有望得以化解。

五征集团是我省一家以农用车、汽车和现代农业装备三大主导产业为主的大型企业。五征绿色农业公司办公室主任郑世格告诉记者,根据麦盖提土地资源丰富的特点,集团决定在这里建立万亩农业示范园,并成立了新疆分公司。

位于示范园区的希依提墩乡喀克夏勒村,新村建设20116月动工,今年6月完工,建设安居房100多套。

83日,记者在喀克夏勒村看到,占地百余亩的新建村庄,一排排新居整齐有序,街道两旁绿树成行,村民家中自来水、天然气一应俱全。

 “以前我们住的都是土坯房,下雨就漏水,家里也没有自来水和天然气。”村民阿依古丽告诉记者。

据了解,安居房的投入,五征集团出资300万占大头,其余部分由国家财政、援疆资金等共同分担。

 “虽然前期投入会很大,不过我们看中的是这里长远的发展潜力。”郑世格说。

 “这种村企合作建设安居工程的模式,既充分调动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农民建房的积极性,是民生与产业的协调发展。”山东援疆指挥部民生组组长李守民表示,最终的结果是企业和村民都获益:“企业获得地方支持,村民住上安居房,可以说是双赢。”

但是,仅仅有好房子住还不够,在山东日照指挥部副总指挥宋波看来,“安居”之后的富民,甚至可说是比“安居”更重要:“让村民住上好房子,却挣不到钱,可以说前期工作就白做了。”

五征集团负责人表示,公司已经做好长远规划,将在此建设红枣套种棉花示范区、核桃套种棉花示范区、设施农业示范区、产品研发区、产品展览区等8个示范区。通过高新技术开发、实验和生产,带动麦盖提县的林果、粮棉、设施农业等走上有机、高产、高效、生态的产业之路。

如今,示范园成效初显,周围村庄不少农民已经变成“种地领工资”的工人。

84日,在示范园的花卉种植基地,初中毕业的18岁维族姑娘努尔艾力告诉记者,她现在每个月收入达到2000元左右,村里像她这样的同龄人,“很少能挣这么多钱。”她现在已经算是“家里的顶梁柱了。”而今年承包了200多亩棉田,从事田间管理工作的维族女村民古丽和她老公,从今年4月份至今,已经挣了两万多元钱,“比过去一年挣得还要多。”

在五征农业示范园,像努尔艾力和古丽这样的维族村民还有很多,他们最直观的感受是,“山东的工厂来了,我们有活干,收入比以前多得多。”

 “五征集团的这种模式,在整个南疆地区都很少见。”麦盖提县一负责人表示,山东的示范园不仅在农作物种植方面能给当地农民做出示范,还能直接拉动就业,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