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剑(后排中)
近日,2015五征·中国农机手大赛在北京圆满落幕,今年26岁的蒙阴县亿霖农机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邹剑,凭借娴熟的驾驶操作技能、良好的竞技心态,技压群雄,荣膺“中国机王”称号,奖励价值20万元的大马力拖拉机和深松机各一台,奖励现金10万元,成为中国农机手大赛史上第二位获得此殊荣的农机手。
本届大赛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31个省(市、区)上万名农机手参赛。大赛先后举办了4场省际联赛,最终300人进入北京总决赛。此次大赛山东省共有30人入围决赛,邹剑和父亲邹红军从全市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与其他6名机手代表临沂参加了此次决赛。
“总决赛每项比赛都很难,比赛驾驶的机型是山托泰山TS1204,比以往驾驶的机型大很多,平时也没有进行针对性训练,全凭经验操作。”邹剑说。此次总决赛,共进行淘汰赛、晋级赛、决赛、冠军赛四级赛制,有倒车移库赛、挂接农具赛、农机垂钓赛、农机开沟赛四项比赛。据邹剑介绍,在前三项比赛中,他一路过关斩将,顺利进入10强,但随着比赛的推进,比赛难度也不断加大。
最后的冠军赛比赛项目为“农机开沟赛”,选手需驾驶右前方装有细铁棒的拖拉机,并保证铁棒在间隙5cm的S形赛道通过且不碰到20组赛桩,既要稳又要快,过程中还不能熄火,可谓全方位的考验了机手的技能。触碰的桩数量越少,排名越靠前,触碰的桩数量相同时,完成时间越短排名越靠前。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考验机手的精细化操作水平,还要考验他们的作业速度。带着紧张的心情,邹剑开始了最后一项比赛,当“开沟器”穿过第一个桩时,他才体会到实际操作比想象中还要难,不一会就碰到了设置的桩,这时他没有慌张,凭着多年的操作经验,渐渐找到了比赛的感觉,驾驶着拖拉机如“蝴蝶穿花”般的,以1分20秒最快成绩穿过了障碍物完成了比赛。经工作人员统计,邹剑触桩数8个,综合比赛时间,以最终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了此次比赛的冠军,勇摘“中国机王”桂冠。邹剑的父亲,蒙阴县亿霖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邹红军在第三场比赛中落败,但也取得了全国第26名的好成绩。
“到今年为止我已从事农机手工作9个年头了,从一开始我就认准了这些‘铁伙计’,可以说是这份热爱和执着才使我夺得这次冠军。”邹剑说。邹剑从17岁就在烟台操作农机设备,经过3年的锻炼,他决定自己也上一台设备,于是他与父母商量后,于2007年购买了一台东方红904拖拉机,开始承接耕地、开荒等工作。凭着精湛的操作技术,周边的雇主都十分认可邹剑的操作水平,他的业务量不断增加,于是邹剑于2009年又购置了一台东方红904拖拉机,业务也逐渐从县内做到了县外其它地市。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机耕作的市场不断扩大,单凭自家的两台设备已经明显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邹剑就和父亲邹红军商量成立一家农机合作社,整合资源,抱团发展。2009年,父子两人在县农机局的帮助下,牵头成立了蒙阴县亿霖农机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以服务农民,谋求成员共同利益为宗旨,以实现农业机械化,解放农业劳动力为目的,主要从事农田基本建设,组织合作社成员进行机械化农田生产作业,开展小麦收割、玉米收获、小麦免耕施肥播种、秸秆还田、土地深松“一条龙”作业,年作业服务能力达到2.6万亩,作业综合收入达到200余万元。目前,该合作社拥有社员26户,大型拖拉机20台、联合收获机械16台、粮食烘干机械5台、配套农机具48台套。近年来,该合作社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0多万元,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机示范合作社、山东省农机安全“十百千万”示范合作社、山东省第一批农机示范合作社等荣誉称号。今年,该合作社还申请成为了二级维修中心,合作社整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蒙阴县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积极引导,强力推进,加强扶持,实现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快速发展。截止目前,该县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24家,入社户数456户,农机装备总数量821台/套,机具总动力达15920千瓦,满足了农民农机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