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报:段会忠:在加工机床上书写“工匠精神”

2016-07-22 09:33:20    【字体大小:

从最初的普通机床到现如今的数控加工中心,从最初的机械传动控制到时下的数控系统控制,从最初的铣床学徒到今天设备技术负责人,二十年兢兢业业,段会忠在机械加工机床上实现了由“工”到“匠”的华丽蜕变。

1994年,段会忠进入五征集团,成为一名铣床学徒工,好钻研,上手快,使他很快就能独立完成铣床操作。当时,设备的定位模具是框架式的,上料不方便,上料后还需要频繁旋转拧紧螺栓进行加紧,影响作业效率。年轻的段会忠利用空余时间,研究设备构造、画图纸、做工装,用节假日时间到车间反复安装调试,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把他使用的铣床进行了改造:定位机构由框架式改成了开口式,加紧装置也由螺旋压紧改为杠杆压紧。改造后,设备产能由原来的240件/班提高到了320件/班。

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数控设备慢慢成为机械加工行业生产的主力军。而对数控设备操作所必须的软件设置与数控编程,让只有初中学历的段会忠犯了愁,专业术语不明白、软件公式需要学习。他一切从零开始,从最基本的操作编程、参数设置开始学起,天天抱着笔记本,一个问题他能请教到10遍,一个代码他能抄50遍,一个公式他能算100遍。用他的话说自己没参加过高考,但是他觉得要是用这个劲头定能考个“985”回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边学习边实践的段会忠用了半年的时间,就能够完成公司内所有数控设备的操作与基本维护工作。这时,他又有了新的思路,他试想能不能把普通的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变为数控设备,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段会忠在车间找来了一台闲置的报废铣床和一些报废的数控系统材料,拼装了一套数控设备,并且利用所掌握的钳工技术自己加工,制作了相应的连接件和专用的多轴转换器、模具等加工件。反复的实验、论证、改进,两个月后,经他改造的第一套自动化设备投入使用,不仅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而且生产效率也提高了3倍多。

到现在,经段会忠完成的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全自动高频设备改造等设备已经有近30台(套),为公司节省设备购置资金200多万元,减少劳动成本近百万元,“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与“有工作在手上出不了结果睡不着觉啊”,是段会忠说得最多的两句话,凭着对机械加工行业的热爱与执着,他还将继续专注于各类机床的操作、维护、改进、升级等工作,在机械加工设备上谱写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