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在泰安市举行的全省粮改饲现场会上,五征青贮机以其先进、高效的性能技压群雄,被与会专家称之为国内首创,是打通粮食与秸秆直接转化为商品最后一公里的利器。
据介绍,这款青贮饲料收获打捆一体机,不出田间地头,它就能完成青贮玉米的收获、切碎、打捆以及密封,直接把田间的玉米做成商品化的青贮饲料,与传统的模式相比能够减少15%的青贮浪费,不仅是国内首创,价格也只有国外产品的三分之一。项目从设计研发到成功问世,仅仅用了三年时间。11人的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在五征实现了从大学生到技术精英的跨越。
近年来,五征集团创新体制机制,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建立系统的人才引进、培养体系,为企业创新能力、竞争力提升提供不竭动力。
以项目带团队,五征集团先后跟奥地利等国合作大马力拖拉机等研发,在与国外专家合作中培养人才。不拒众流,方成江海。集团不断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先后有3名泰山学者、9名海外专家加入,组建农业装备、汽车、专用车等五大设计研究院,发展起1000多人的研发队伍。
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五征集团质量管理部部长刘新新博士,曾在美国一家汽车公司任职20年,如今已在五征集团扎根,他带领团队搭建起国际先进的汽车质量管理体系。
刘新新介绍说:“通过不断的试验验证、计算机辅助的分析、一些技术的手段,积极非常严苛的高寒、高温、高原‘三高试验’,我们力求打造出一个非常完美的产品,交到用户手里。”
用体系建设带动关键水平提升,五征集团建立起系统培训机制。不定期举行头脑风暴,从普通员工到管理层,展开创新思维的碰撞,酝酿企业决策的金点子。五征还强化创新激励,每年用于研发、奖励的投入就有3亿元。
“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文化氛围,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提升,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说到集团的人才工作,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如是说。